English

“上课”前的反思

1998-12-21 来源:生活时报 晓昕 我有话说

根据北京市实施《首都市民提高培训工程》的计划,从明年起,北京市正式居民及已取得暂住资格的外来人员,每年都必须在社区内接受各种形式的首都市民素质教育,时间不少于12小时,内容包括文化及法规、文明等方面的教育。

虽然说这些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是必要的,但说句心里话,如果说每个首都普通一员都将成为“教育”的对象,而且教育的内容是不要乱扔垃圾、不要随地吐痰一类的“小事”,那么我想,身为“礼仪之邦”子孙的我们实在是需要做一些反思了。

大事不谈,就在关系老百姓衣食住行的生活小事中,一些人却正在扮演着不太光彩的角色:人人都抱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,可街头烤羊肉串的买卖依然红火;人人都深感遭遇堵车之苦,但也许你也经常为少走一步而乱穿马路;总有人反映无照商贩侵占道路,但家里的晚餐就是从那里采购而来……记得看过一则新闻,某路口近年来做到了无人横穿马路,而使所有人都“自觉”走过街天桥的“绝招”是中间护栏上的一行大字:“不走过街天桥罚款5元”!虽然这是作为一个“先进经验”报道的,被采访者也笑说“走走就习惯了”,但如果这看似简单的行为最终是靠一句“罚款”监督而且有效,那所有“迫不得已”的人实在没什么可“自豪”的。

不要忽视个人的“不拘小节”对整体的影响,建设是如此、破坏也是如此,社会的文明有序必须基于每个人自觉遵守相应的规范。我们暂且不讲“助人为乐”的奉献精神,而首先反省自身,试想,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到的“小事”,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的不自觉呢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